内容截图
作者介绍
“看理想APP”是一座线上的“文化中心”,你能遇到梁文道、陈丹青、贾樟柯、刘瑜、葛兆光、白先勇、窦文涛、许子东、杨照、徐贲、马家辉、詹青云……等等各个领域的创作者,并可以发现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。
一切知识以及文化创作、参与者,都是看理想这座文化中心的演员,每天都有不同剧目轮番上演。走进这片使人神不睱给的空间,你会发现求知根本用不着焦虑,反而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,因为真正的知识,以及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相互激发,会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,发现立体的趣味。
作品介绍
看理想音频节目,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。
昨天是金庸的诞辰96周年。
很多人没留意过,从金庸写完最后一部《鹿鼎记》,到2018年离世,中间隔了整整46年。在半个世纪里,江湖犹在,我们却老了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百度网盘
年少时读金庸,往往是囫囵吞枣,一夜翻完一本书,以为自己对江湖读得明明白白,武功招式记得清清楚楚,英雄豪杰也都各有心中的排名。但江湖的真实是什么?那时的我们读不懂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百度云
只能等到青春过去,重读金庸,才可能领悟到,当年的自己原来只读了半本金庸。剩下那半本的人情恩怨、江湖零落、贪嗔痴狂,后来,都一一成了我们的现实生活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资源
今天我们重新读金庸,就是重新理解自己的人生。
重读金庸,该怎么读?杨照老师有自己的方法。
从情节里,去读以前没注意的细节和伏笔;从文字外,去读金庸的心思和背后的时局;从作品和作品之间,去读金庸的排布用心和思想变化。
比如我们自己绝对想不到,最像金庸的角色,其实是黄蓉,证据可以从黄蓉很独特的那股机灵劲儿里面找。有这么一回,黄蓉跟瑛姑刚发现彼此是仇家,黄蓉怎么报复瑛姑呢?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免费
金庸这么写:她给瑛姑出了三道很难的数学题,“半年之内她一定计算不出,叫她的花白头发都全白了,谁叫她对我这么样的无礼。”
再加上黄蓉对数学、美食和诗词的那种偏好,这样的个性和爱好,如果不是金庸自己平时也是这样,也喜欢这些东西,是编不出来的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下载
再比如,杨过之所以是一个跟金庸前三部作品男主角如此不同的角色,是因为《神雕》原来的男主不是他。刚出场时,杨过被人打,他就说“我儿子打我”,这完全是影射阿Q,金庸那时是把杨过当作丑角写的。没想到越写越喜欢,最后竟然写成了主角。
跟着杨照读书,常常给人一种印象:“哎?这本书我真的读过吗?”原来书里书外,还有这么多玄机,这么多道理。但这些玄机道理,听他用自己标志性的那把好声音娓娓道来的时候,又让人觉得可以非常沉得下心,听得进去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分享
除了这些抽丝剥茧才读得出的东西,杨照还会告诉我们一些在文字以外,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才会注意到的内容。举两个例子:
第一个,结合现实,看懂金庸的商业逻辑:面子和里子。
提到金庸,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作家,常常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出色的商人。金庸创立了《明报》,在《明报》发行的第一天,就开始连载《神雕侠侣》,这是金庸用自己的武侠小说,来为自己的报纸积累原始读者群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下载
在那个年代的香港,报纸分为大报和小报。大报就要写那些时局民生的内容,而小报登的是娱乐消遣。《明报》一开始只是小报,所以很多人尽管喜欢读金庸的武侠,却不觉得值得为一份小报花钱,他们宁可在报刊亭站着读完,或者相互借着看。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免费下载
金庸是个商人,但他内在的文人理想,又让他不可能满足于只做一份成功的小报。有什么办法可以两全?他的做法是在《明报》上写社评,一种大报特有的文体。
那段日子,金庸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午写武侠连载,晚上编报纸,半夜写社评。因为有了严肃的社评,《明报》就打破了小报和大报的界限,渐渐地让大家改变了对《明报》的定位,让更多只愿意为大报花钱的人,也觉得买《明报》是很值得的事。
社评是《明报》的面子,武侠是它的里子。通过这样表里结合的商业逻辑,金庸为他的小说和他的报纸都找到了更多的读者,同时也算部分地圆了自己的士人理想。
如果我们重读金庸,只是重新翻一遍书,或者看那些20分钟帮你读完一本书的文章、视频,不会有什么新的收获。你的时间越是变少,越需要慢下来,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。你要把一些根本的方法弄清楚,要培养更深刻的思考能力,所以这个时候,你需要的,是那些讲根本道理的人和内容。
《曾经江湖:重读金庸》就是这样的内容。讲金庸的人很多,但杨照可能是能够讲出最丰富内涵的一位。
杨照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文学评论家,而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方面的专业积淀,保证了他在解读金庸时,可以触类旁通,看到更多。另一方面,和金庸一样,杨照也是一位资深报人。这样的文人传统和报人情怀的共鸣,让他对金庸作品有更深的共鸣,和特别的视角。
跟着杨照重新读懂金庸,发现金庸的过程,人生也可以重新发现一次,这不仅是对金庸最好的纪念,也是给我们自己最好的新开始。